梅政辦明電〔2022〕8號
各鄉鎮人民政府、街道辦事處,市政府有關辦局,駐梅有關單位:
今年,我市汛期提前,降雨頻繁、降水偏多。6月至今,全市經歷4場大規模集中降雨,平均降水量達到339.3毫米,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值。截至目前,全市19個鄉鎮中,降水量超過500毫米的有2個,降水量400—500毫米的有6個,導致部分農田積水、農作物受災。為抓好農田排澇工作,確保作物正常生長和安全成熟,奪取全年農業豐收,現就有關事宜緊急通知如下。
一、加強組織領導,提高思想認識
今年夏季年景總體偏差,區域性暴雨過程及局地強降水較多,給全市農業穩產豐產帶來一定影響。據省氣象部門預測,后期會有1—2個臺風影響我市,極易與當前農田內澇疊加,加重災害影響。全市各鄉鎮(街)要提高政治站位,充分認清當前農田排澇和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嚴峻性和緊迫性,要強化責任擔當,切實把防汛排澇工作作為近期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來抓,主要領導要深入一線,靠前指揮,采取超常規措施,全力以赴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。全體市級領導要深入包保鄉鎮,指導排澇工作;各鄉鎮、機關單位都要下沉到包保村屯,建立排澇工作臺賬,因地制宜研究解決辦法;各村屯動員帶領農民開展生產自救,確保農田排澇工作迅速展開。
二、壓緊壓實責任,抓好農田排澇工作
應急、水利、農業農村、氣象部門各負其責,建立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,各鄉鎮政府要把排澇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,加大鉤機、抽水泵等機械設備調度力度,通過開挖、導流等方式,確保水淹地塊3天內排除田間積水和耕層滯水。要建立常態化包保責任制,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、分管領導具體抓,村干部各負其責、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。要落實鎮、村、組分級包保責任制,形成一級抓一級、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。要落實分區分片包保任務,切實把各項應對舉措抓緊抓實、落細落到位。各級包保責任人要深入田間地頭,靠前指揮作戰,確保農田排澇迅速展開,取得扎實成效。
三、迅速展開排查,及早排出農田內澇
各鄉鎮要積極組織鎮村干部、開展田間積水調查,及時掌握農田積水內澇情況,對每次強降雨引起農田積水面積、分布主區域、受淹作物及面積、防汛排澇應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情況,做到心中有數。市農業農村局要組織農業專家及農技人員會商研判,根據作物長勢、積水情況,區分輕重緩急,分類開展技術指導服務,因地制宜及時采取排澇措施,確保第一時間最大限度排出田間積水,努力實現“龍口奪糧”。對地勢較低、積水較深地塊,及時采取機械強排措施,用最短時間排出田間積水,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;對積水程度較輕的旱田地塊,及時挖溝排水,隨時清理、疏浚排水溝渠,防止因田間積水、土壤通氣不良造成的根腐病、莖腐病發生;對發生澇災的水田地塊,抓緊組織人力、物力排水搶救,防止水稻上三葉長時間浸水,在陰天排水時可一次排干,晴天排水時則先使稻株上部露出水面,恢復生機后再排掉剩余積水,先排地勢高、易排的地塊,爭取上三葉盡早露出水面,減少被淹天數。
四、加強監測預警,抓好病蟲害防控
由于近期連續降雨,田間濕度大,隨著氣溫升高,病蟲害發生及蔓延概率增加。要重點加強玉米莖腐病、大斑病黏蟲,水稻稻瘟病、細菌性褐斑病及水稻二化螟,以及大豆根腐病、霜霉病、菌核病、蚜蟲、食心蟲等病蟲害監測,堅持治早治小,統防統治、聯防聯控。各鄉鎮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,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村屯、田間地頭,跟蹤開展防治技術指導服務,達到防控標準的地塊,突出抓好病蟲害防控,確保糧食豐產豐收。
梅河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2022年7月11日
責任編輯: